股骨头坏死因其主要病理系股骨头血运受阻,遭受破坏而引起的头部骨质缺血,故多称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一、为什么会得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常见的原因有:
1、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如外力撞击引起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髋关节扭挫伤等。
2、药物性股骨头坏死。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导致了激素在机体内的积蓄而发病。
3、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由于长期大量的饮酒而造成酒精在体内的蓄积,导致血脂增高和肝功能的损害。血脂的升高,造成了血液黏稠度的增高,血流速度减缓,使血液凝固性改变,因而可使血管堵塞,出血或脂肪栓塞,造成骨坏死。
二、如何诊断股骨头坏死?
1、症状
(1)疼痛:疼痛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行走活动后加重,有时为休息痛。疼痛多为针刺样、钝痛或酸痛不适等,常向腹股沟区,大腿内侧,臀后侧和膝内侧放射,并有该区麻木感。
(2)关节僵硬与活动受限:患髋关节屈伸不利、下蹲困难、不能久站、行走鸭子步。早期症状为外展、外旋活动受限明显。
(3)跛行:为进行性短缩性跛行,由于髋痛及股骨头塌陷,或晚期出现髋关节半脱位所致。早期往往出现间歇性跛行,儿童患者则更为明显。
2、影像学检查
X光、CT、MRI等影像学检查。
三、股骨头坏死有什么危害?
由于股骨头坏死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如早期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使股骨头塌陷,关节间隙变窄,最后导致骨关节炎,使患者髋关节功能障碍而致残致瘫。患者在遭受生理病痛的同时,还要遭受心理创伤的煎熬,也给家庭、单位和社会增添了沉重的负担。
最重要的危害是会造成病人髋部的疼痛,这种疼痛可以放散到膝盖或延伸到腰部。疼痛最初较轻微,休息后能缓解,以后会渐渐加重以至于休息不缓解,或影响到髋关节活动,造成病人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会对病人造成比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