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目前尚缺乏根治办法,治疗包括非药物、药物和手术等综合治疗。药物只能改善患者腰背部疼痛和发僵,晚期严重畸形者需做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置换术后绝大多数患者的关节痛得到控制,部分患者的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康复训练有助于缓解症状,防止畸形。日常应睡硬板床,多取仰卧位,避免促进屈曲畸形的体位。
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治疗方案:
(一)治疗目标
本病目前尚缺乏根治办法,治疗的目标在于:①控制炎症,缓解症状;②防止脊柱、髋关节僵直畸形,保持最佳功能位置;③避免治疗所致不良反应。晚期病例病情难以逆转,故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
(二)治疗措施
治疗应包括非药物、药物和手术等综合治疗。
1、一般治疗(物理治疗、体疗等)
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的教育有助于患者主动参与各种治疗及与医生的合作。劝导患者每天坚持进行体位锻炼,其目的是为取得和维持脊柱的最好位置,增强椎旁肌肉和增加肺活量,其重要性不亚于药物治疗。应睡硬板床,多取仰卧位,避免促进屈曲畸形的体位。游泳是最好的全身锻炼。
(1)物理治疗 理疗一般可用热疗,如热水浴、水盆浴或淋浴,矿泉温泉浴等,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使肌肉放松,减轻疼痛,有利于关节活动,保持正常功能,防止畸形。
(2)体疗 体育疗法对各种慢性疾病均有好处,对AS更为重要。可保持脊柱的生理弯曲,防止畸形;保持我廓活动度,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保持骨密度和强度,防止骨质疏松和肢体废用性肌肉萎缩等,具体可作以下运动。
①深呼吸:每天早晨、工作休息时间及睡前均应常规作深呼吸运动。深呼吸可以维持胸廓最大的活动度,保持良好呼吸功能。
②颈椎运动:头颈部可作向前、向后、向左、向右转动,以及头部旋转运动,以保持颈椎的正常活动度。
③腰椎运动:每天作腰部运动、前屈、后仰、侧弯和左右旋转躯体,使腰部脊柱保持正常的活动度。
④肢体运动:可作俯卧撑、斜撑,下肢前屈后伸,扩胸运动及游泳等。游泳既有利于四肢运动,又有助于增加肺功能和使脊柱保持生理曲度,是AS最适合的全身运动。
病人可根据个人情况采取适当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开始运动时可能出现肌肉关节酸痛或不适,但运动后经短时间休息即可恢复。如新的疼痛持续2h以上不能恢复,则表明运动过度,应适当减少运动量或调整运动方式。
2、药物治疗
(1) 非甾体类抗炎药:这一类药物能迅速改善患者腰背部疼痛和发僵,减轻关节肿胀和疼痛,为首选药,有助于病人坚持康复锻炼和从事正常的生活与工作。吲哚美辛(消炎痛)、布洛芬、吡罗昔康、昔布类消炎止痛药等对强直性脊柱炎有良好的消炎解痛和减轻晨僵的作用。在用药过程中应始终注意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并及时调整。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通常建议较长期使用,如1种药物治疗2~4周疗效不明显,应改用其他不同类别的抗炎药。
(2) 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弊大于利,故不作常规全身使用,尤其不宜中、大剂量长期使用。本病伴发的长期单关节(如膝关节)积液,可行长效皮质激素关节腔注射。重复注射应间隔3~4周,一般不超过2~3次。
(3) 柳氮磺吡啶:已有临床验证表明柳氮磺胺吡啶对某些AS患者特别是伴有外周关节炎的患者有效,但尚无证据表明该药可维持脊柱活动度或延缓x线改变的进展。对磺胺过敏者慎用,用法用量:柳氮磺胺吡啶2—3g/d,分3次服用。不良反应轻,偶有胃肠道反应、皮疹、血白细胞减少。
(4) 甲氨蝶呤:活动性AS患者经柳氮磺吡啶和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无效时,可采用甲氨蝶呤。有些报道提示它对外周关节炎、腰背痛和发僵及虹膜炎等表现,以及血沉和C一反应蛋白水平有改善作用,而对中轴关节的放射线病变无改善证据。剂量为甲氨蝶呤7.5~15mg,口服或注射,每周1次,个别重症者可酌情增加剂量,疗程0.5~3年不等。其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胃肠不适、肝损伤、肺间质炎症和纤维化、血细胞减少、脱发、头痛及头晕等。
(5)一些重症、男性、难治性AS患者可应用沙利度胺(thalidomide,反应停),可减轻临床症状和使血沉及C-反应蛋白下降。初始剂量100mg/d,每10天递增100mg,至300mg/d维持。用量不足则疗效不佳,停药后症状易复发。
(6) 生物制剂:
目前国内上市的2种TNF拮抗剂对AS治疗都有非常好的疗效,类克是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嵌合体中25%是鼠组织,75%是人组织),在AS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其用法为:3~5mg/d静脉滴注,给药时间为第0、2、6、12、18周,通常使用3—6次为1个疗程。如有髋关节病变主张与甲氨蝶呤(MTXl0一15mg/周)联合应用。
Etanercepl(益赛普)是一种重组的人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融合蛋白,能可逆性地与肿瘤坏死因子结合,而发挥治疗效果。25mg皮下注射,每周2次,连用3~6个月。80%以上的患者病情可获得明显改善,副作用:注意感染,特别是结核感染。
3、外科治疗
为了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髋关节受累引起的关节间隙狭窄、强直和畸形,需建议做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置换术后绝大多数患者的关节痛得到控制,部分患者的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70%~80%置入关节的寿命可达10年以上。